江西财经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26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2015考研政治之社会主义理论考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9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国营经济。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2)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以资本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营经济,它具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积极的一面,又有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消极的一面,但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4)个体经济。是指分散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80%以上。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将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5)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又称公私合营经济。是一种国家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具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这种经济的发展前途是向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发展的。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53-1956),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主要矛盾及其主要任务

  中国革命的两阶段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社会主义革命

  (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

  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49-19521953-1956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956-2050)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条道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5.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6.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在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所规定的。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必须有相应的各方面条件。

  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经济方面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力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更重要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建立起来,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②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决定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③国际因素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还有国际环境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苏联在战后的迅速恢复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等等,都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际条件。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强国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而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又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党的七届二中会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2.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此同时,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第三,土地改革完成后,党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第四,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榜样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江西财经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0 02:18 , Processed in 0.0946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